首页>经济

新疆昭苏:“生态”作笔 书写绿色答卷

2024-07-18 15:11:00 【关闭】 【打印】

  七月盛夏,提起新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骄阳似火”“热浪袭人”。7月8日至13日,随着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比赛在新疆昭苏举行,这座年均气温仅4.0℃的边陲小城走入人们的视野。除了精彩绝伦的马上赛事,昭苏凉爽宜人的气候和秀美壮阔的风光也吸引着四方宾朋。

  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的昭苏县,位于群山环抱的高位山间盆地,拥有绿草如茵的喀尔坎特大草原,风光旖旎的万亩花海,水草丰美的河流湿地,是新疆境内唯一没有荒漠的县。这片葱茏绿意背后,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是一份书写了全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守护好山好水好生态的绿色答卷。 

7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在新疆昭苏天马旅游文化园开赛。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带来的驼球表演项目,引得看台上观众阵阵喝彩 图/喻 捷  

  守绿护绿:生态立县探索“昭苏模式” 

  清晨,林间的薄雾还未散去,护林员阿地肯·木卡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一身护林服、一辆摩托车、半个馕、一瓶水、一个望远镜就是他的全部装备。摩托车无法驶入的地方,他就骑马或步行,每天最少巡护近20公里长的山林。 

  今年61岁的阿地肯·木卡是昭苏县林业和草原局的一名护林员,1989年被聘用到昭苏县洪纳海镇赛肯吐别克林区工作,管护8000多亩公益林。这一干,就是35年。 

  “刚到林区时,这里只有不到4000亩地的小树林。每年夏季,牧民都会来林区放牧,有些小树苗就会被牛、马啃食。”阿地肯回忆道。做了护林员后,他带上宣传材料,深入牧区挨家挨户宣传,耐心地给牧民讲解防火知识和林草保护的重要性。在他的努力下,牧民们保护生态的意识逐年提高。“如今,来林区放牧的牲畜越来越少,树木一年比一年多。当年稀疏的树林中,有一只小羊都能看见,现在即便是骆驼也会被茂密的树林挡住。阿地肯自豪地说。  

  父亲虽然去年已经退休,但舍不得离开自己守护了三十多年的林区,仍然坚守在他热爱的护林员岗位上。阿地肯的儿子努尔哈依甫·阿地肯告诉记者。在昭苏,像阿地肯·木卡一样的护林员还有26名,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从安全宣传、日常巡护到修复水道、防治虫害,再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用实际行动兑现着一个护林员对绿水青山的承诺。 

阿地肯•木卡站在帐篷前整装待发 受访者供图 

  坚持“生态立县”,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离不开最严格的生态监管。据了解,近年来,昭苏县淘汰了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砂场、砖厂;依法关停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煤矿、矿山冶炼企业;持续加大对森林、湿地、草原生态质量修复和提升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并对全县湿地进行封育保护,湿地萎缩和湿地功能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如今,昭苏全县草场总面积达845万亩,全县湿地总面积达到56.1万亩,地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    

  点绿成金:旅游兴县释放“生态红利”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不仅让昭苏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也让各族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走进位于昭苏县城西南部的夏塔景区,飞鸟成群,牛羊遍地,健壮的伊犁骏马在夏塔古道上悠闲地踱步。夏塔古道曾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隘道,如今已被开发保护成为最热门的徒步探险线路之一。 

7月9日,游客在昭苏县夏塔景区体验骑马穿越夏塔古道 图/赵 飘 

  在景区,游客可以体验骑马穿越古道,一路途经草原、湖泊、松林,远眺雪山冰川和原始峡谷。每年68月的旅游旺季,维吾尔族牧民艾尼瓦尔·叶尔肯就迎来了另一个身份——夏塔景区马队队长。 

  为了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从将军桥点位到木扎尔特冰川的这段古道,车辆无法驶入,只能选择骑马或徒步。艾尼瓦尔告诉记者。随着景区人气越来越旺,马队规模也日渐壮大,目前约有100人、180200匹马。尽管如此,售票窗口仍然排起长队,可谓一马难求 

  我们的马队成员都是当地牧民。艾尼瓦尔一边在售票处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牧民们靠放牧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加入马队后,每年夏季平均一匹马就能挣三万元。 

  昭苏县文旅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298.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22.36% 

  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也更加多彩。 

坐落于玉湖景区观景台上的Peekoo咖啡厅是一座圆形玻璃建筑,已经成为昭苏周边的“网红打卡地”图/赵 飘 

  盛夏时节,阿合牙孜大峡谷冰雪消融,峡谷内的玉湖如碧玉般镶嵌其中。伴着湖面吹来的微风,坐落在景区观景台上的Peekoo咖啡厅开门营业,咖啡师居里都孜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从调制咖啡、茶饮到制作简餐,各式订单都应对自如。 

  这是居里都孜成为咖啡师的第3个月。此前,她是喀夏加尔镇上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 

  乘着旅游兴县的东风,居里都孜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这两年,家门口的玉湖景区旅游设施越来越完善,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听说今年景区新开了咖啡厅,我鼓起勇气主动应聘。”37岁的居里都孜是土生土长的哈萨克族居民,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已经12岁,老二也满8岁了。随着孩子们都长大上学,她正思考着能做些什么充实生活。在景区的免费培训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零基础”的她顺利上岗。氤氲的咖啡香气,静谧的玉湖美景,还有每天往返镇上的通勤班车……居里都孜细数着这份新工作带给自己的惊喜。 

  “从没想过自己能在家门口当一名咖啡师,”居里都孜说。“新的技能和身份让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也希望有更多人来新疆,来昭苏,在这里体验青山绿水的美好。”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