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在北京首钢园区盛大开幕,汇聚了全球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展会聚焦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前沿技术,突出新质生产力,展现智能制造赋能建筑业的最新成果。
基坑气膜助力绿色建造
在北京天安门西侧3千米处,地面上鼓起一个比标准足球场还大的半球形气膜格外引人注意。“从外面感受,基坑气膜就像一个罩在城市中的巨型气球,听不见噪声也看不见尘土。但您走进来就会发现,这里竟是一个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建筑工地,而且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在中建交通新兴盛危改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李久双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这个灰白色气膜,一时间,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与钢材的撞击声交织袭来,与气膜外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
中建交通新兴盛危改项目的双基坑气膜有效控制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和噪音问题。
“这是目前中国最复杂的首个双‘基坑气膜’,面积也是北京最大的。”李久双自豪地介绍着,得益于北京中维空间膜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维膜建”)的前沿技术,该项目在控制扬尘、降低噪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气膜投入使用后,有害气体排放和扬尘问题得到显著控制,且有效地降低了施工作业噪音的传播,基本实现了周边民众‘0投诉’。而且夜间也能施工,哪怕是遭遇狂风或暴雨等恶劣天气,施工也不会受影响,预计能节约6个月以上的工期。”他补充道。
据悉,该气膜项目紧邻地铁19号线,贯穿地铁C出入口,气膜内还有一栋民国时期古建筑需要保护,其架设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这个基础高差最大处达24米的巨型气膜中,却并没有任何梁柱支撑。这么大的穹顶,万一遇到狂风或是大雪能承受住么?中维膜建副总经理谷强自信地说:“气膜基础采用混凝土地梁、钢架梁和冠梁等多梁混构,巧妙地保护了周边建筑正常运维。在设计上,气膜耐雪荷载厚度1米以上、耐风压10级以上。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光专利就已经申请了20多个。”
基坑气膜内,建筑工人正在施工。
据谷强介绍,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气膜内还装有智能控制体系、智能检测报警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系统等。“这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探索新的绿色施工工艺,以期提高施工文明程度,努力实现‘抓进度’与‘不扰民’协同统一。”他说。
科技引领城市更新
新街口街道位于北京市的二环内,属于老城区。这里的房子大都面临着楼龄长、布局不合理但改造难的难题。在一众红黄交映的低层居民楼中,独立于周边小区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是2024年4月刚刚回搬入住的新楼。从外观上看,这栋居民楼除多了一部适老化电梯外,与周边建筑并无明显区别,但房间里却别有洞天。
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改项目,在3个月内实现了原址拆旧建新。
“真没想到,我们这住了几十年的老旧房能改造得这么敞亮、舒适。新房子布局特合理,面积还大了几平米,采光也比以前好多了。”回迁居民纪阿姨指着自家的大飘窗高兴地说。不仅如此,每户还都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热水器等节能设施。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亟待改造的危楼。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旧楼被拆除,新楼在原址上拔地而起,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正因如此,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改项目成为了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以及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更为其他城市旧改更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原创研发的CMiC技术(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预制PC构件) 。“简单来说,就是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中建海龙设计研究院院长任刚如此比喻:“我们先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如: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再将每个模块内的结构、机电、给排水、暖通和装饰装修等大部分工序,在工厂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最后将所有模块运送到施工现场装嵌,形成完整建筑。”
CMiC技术让建房子像造汽车一样实现标准化。
据介绍,其工期仅为传统建筑的三分之一,且90%以上的建筑工序都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其建筑垃圾排放量减少75%,材料浪费量减少25%,现场用工量也降低了70%。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高质量新房建设被简化为三步。将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不仅解决了传统旧城改造过程中空间狭小、施工扰民等问题,还可以实现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双线并行。这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在实现绿色建造的同时,减少了异地安置对原住居民生活的影响。
数字赋能智慧生活
你可曾想过拥有这样的家: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当你按下指纹锁的那一刻,家里的各种电器被自动“唤醒”,纱帘缓缓合上,灯带根据当时的光线自动调节到适宜的亮度,空调、加湿器也已开启,屋内还播放着你喜欢的音乐……不仅如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房间,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参数,通过语音或迷你遥控器便可操控。匆忙上班的清晨,你只需坐在车里说一句“小艺,离家模式”,所有电器便会自动断电或复位。
华为全屋智能“未来之家”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让人们的生活更智慧。
这便是华为全屋智能“未来之家”(以下简称“未来之家”)定义的智慧生活。“家庭智能化的全面升级,核心就是这个‘智慧大脑’。”未来之家工作人员指着墙上一个仅如弱电箱大小的盒子介绍,“华为首创的PLC家庭连接技术,还解决了传统无线网络不稳定的痛点。这一技术让电力与信号共享一根电线,能实现有电即有网,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布线成本。”
据悉,未来之家不仅局限于家庭生活,更延伸至酒店、公寓、办公等多个场景。在酒店或办公环境中,智能设备能自动响应人员流动,可以实现人走自动关闭电灯和空调,有效降低了能耗。共享会议室则通过便捷的手机预约、实时信息显示及自动生成会议纪要等智能设备的辅助,让会议更高效高质量。
如此智慧的生活在为年轻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关爱老年群体。“老龄化是全球人口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专为老年群体设计了AI康养系列。”工作人员介绍,安装在天花板上的AI辅助康养传感器,可以对老人跌倒、坠床、睡眠健康等进行实时无感监测,并在发生异常时迅速通知家人,确保其安全。
正如北京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管理处处长孟海亮所说:“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科技正在重新定义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注入,建筑行业正在加速为人们构建宜居、绿色、智慧的现代城市。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