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年间,中国新能源车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缩影。2025年6月30日,江淮汽车携手华为打造的尊界S800上市满月,大定订单突破6500台,创造了中国百万级豪车市场新纪录,再次为新能源车发展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尊界超级工厂,探秘这座县城“智”造的大产业。
2025年6月18日,尊界S800 批量投产暨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在尊界超级工厂举行
匠心工厂打造时代新标杆
在尊界超级工厂的焊装车间,几条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辗转腾挪——抓取、测量、计算、固定……不一会儿便完成了四个门板的拼装,一辆尊界S800初具雏形。尊界超级工厂负责人魏大卫介绍,工厂产线配备超过1800台智能机器人,实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全面自动化与数字化,同时支持智能柔性定制能力。其中,焊装与涂装环节已达到行业领先的数字孪生水平。
尊界捅破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天花板,然而论其“豪”,不仅体现在价格,更彰显了近乎严苛的品质要求。“向上突破”标记在了尊界的每个细节,目光所及之处都可能是一次技术的炫技。
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罗世成全程参与了尊界品牌的打造。他介绍说,尊界采用了很多此前从未挑战过的工艺。比如车辆涂装采用的“6C4B”喷涂工序和行业首创的双拼色自动分色机器人,借助AI视觉定位与力控系统,将分色线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并自动精抛。罗世成解释:“让分色线摸起来没有任何台阶感,这在工艺实现过程中是非常难做到的。”
作为集数字化研发、绿色低碳智造、品牌体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智能工厂,尊界超级工厂设置86个质量门、对26000余处关键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与追溯,并采用华为自研算法,通过工业级监控机器人,对1500个关键点进行AI视觉检测,打造顶尖品质。目前,工厂年产能达20万辆,预计达产后产值可达1000亿元人民币。
俯瞰尊界超级工厂
基于华为iDME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技术,工厂每秒可采集30万条数据,这种数据的集成为整个的工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可以通过大数据持续优化迭代工厂的生产流程与工艺经验,实现常造常新、自我进化。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我们在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做了大量探索,已经闯进了超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无人区’。”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李明表示,尊界项目配备了接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汇聚了全球顶尖人才资源。同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并联合中国科学院以及工程院院士团队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前沿技术的攻关与应用,为品牌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李明透露,下一步,江淮正加紧后续两款车型的研发,并持续深化与华为等一流科技企业的合作,探索跨界共赢、伴生发展的新模式。面对即将来临的“十五五”,他表示,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希望每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8%,继续为江淮产品开发注入能量。”
产业集聚激发新动能
尊界超级工厂落地肥西并非偶然。作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的发源地,肥西县敢为人先、创新向前的基因,在新时代催生出了无限活力。
“肥西县一直以‘工业强县、工业立县’为核心。”肥西县工信局局长孙昊介绍,当地工业占GDP比重从2021年的42.6%跃升至2024年的50.7%,连续多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
目前,肥西县已连续1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连续16年位列安徽省县域经济首位,是安徽首个“千亿县”。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51.2%,正在成为肥西战新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聚焦新能源汽车这一“首位”产业,肥西县紧抓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已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20余家,集聚产业链企业近200家。除江淮汽车以外,电池系统领跑企业华霆动力、中国IGBT行业领军企业中车时代半导体、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生产商奥托立夫等上下游领军企业纷纷落户,肥西初步形成了高端整车引领、核心零配件行业龙头汇聚、后端检测服务齐备的产业集群,产业链覆盖整车、三电系统、汽车安全、底盘车身、内外饰件、后市场、智能网联等领域。
尊界超级工厂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近年来,肥西县聚焦“5+X”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培育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先进光储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低空经济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2.4亿元,增长10.3%;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3%。
肥西,正在用科技与创新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