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浙江大地茶香飘 越乡嵊州敢为先

2018-04-18 14:12:00 【关闭】 【打印】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越女词》,由此可见越女的娇美。而由越女吟唱的越曲,现如今也是海内外闻名。

  据了解,浙江省嵊州市古称剡县,乃越剧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名声遐迩。殊不知嵊州产茶历史更为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有种植、采制、饮用的习俗。晋代,捣制茶饼,常年煎饮已甚流行。到了唐朝约780年前后,剡县已是浙东著名的产茶大县。茶圣陆羽、高僧皎然都曾在这里品茗游历,茶文化积淀深厚。《茶经》作者陆羽曾“月色寒潮入剡溪”,为后世留下了“剡茶声,唐已著”的记载。唐宋时期,嵊州以其秀丽山水风光吸引了众多名士前来隐居游历,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多次来嵊谈诗论道,品茗说茶,创作出经典咏剡咏茶诗篇,形成了著名的“唐诗之路”文化遗产。其中,被誉为“中国茶道之父”的唐代诗僧皎然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所作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留下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cuàn])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的诗句,盛赞剡溪茶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由他开启并主导的“传花饮茗”,引入文士雅集的诗歌联唱,堪与王羲之兰亭流觞媲美,在茶道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嵊州茶叶对茶道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可以说嵊州是“茶道之源”。在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剡溪茶”作为名茶,历来都是朝廷贡品,到了清朝,泉岗煇白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当代茶圣吴觉农于1936年在嵊州三界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开设茶叶专修班,先后培养了100多名茶叶专门人才,毕业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茶界精英、遍及全国产茶地和大专院校,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嵊州继续传承着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茶文化之乡”,越乡龙井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春暖花开茶香四溢之时,浙江省嵊州市在四月中旬举办了一场“茶香有道品嵊州”活动,让人们了解茶韵,走进茶乡嵊州。

  沿着剡溪,穿过蜿蜒连绵的山路,步入泉岗村,或漫步在青砖黛瓦的古建筑间,或坐在老台门前听着老人说着俞家大院的故事,手中捧一杯泉岗的煇白茶,看着茶珠在杯中缓缓舒展身姿,摇摇曳曳,沉浮间,茶香暗溢。夕阳西照时,驻足村头,目光透过斑驳树影,时间仿佛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而雨中的贵门村,悄悄的掀起了一片衣角,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拾步其间,抬头只见鹿门书院森然矗立,耳边悄然响起的晨钟暮鼓声,让人恍惚间看见了儒巾汉服的莘莘学子坐落期间,大儒朱熹喃喃细语……转入古老的更楼古道,站在崦晖亭向下望,一侧是南山湖风景名胜区,另一侧是一条绿道在茶园间蜿蜒穿过。这条举办过国际越野赛的最美赛道让人不禁赞叹“美得不真实”。泡一杯茶园采制的越乡龙井,轻啄一口,全身顿时放松了起来,细眼轻眯,身体随着耳畔的越曲小调轻轻摇摆,安逸的样子,像足了村民。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