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从“漫游海底”到“流浪地球”

2023-02-13 16:30:00 【关闭】 【打印】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科幻作家飞氘   

  2023年春节贺岁档电影《流浪地球2》,以好莱坞科幻大片的视觉奇观,结合中国特有的家国天下叙事,在今年春节伊始一举斩获了不菲的票房成绩,又一次在中国掀起一股科幻热 

  近几年,科幻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在中国越来越热。2006年,中国作家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出版后成为中国最畅销的科幻长篇小说之一,还获得了科幻小说届的最高奖项: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同时,这部小说还被翻译成法语(法语译名为Le Problème à trois corps),在法国也拥有了不少忠实读者,常年占据科幻小说榜单前列,也经常被放在书店货架最显眼的地方。 

  其实,这是中法科幻文学界的双向奔赴,因为多年以来,法国的科幻作品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读者,在《三体》之前,在中国最有名的科幻作家大概是儒勒·凡尔纳。早在上个世纪初,他的作品就已有了中译本,令很多中国读者喜爱不已。 

  凡尔纳被引入中国 

  1900年,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经世文社出版)首次被引入中国,此后,凡尔纳的作品开始不断被介绍给中国读者,其中译者不乏梁启超、鲁迅等中国知名文人和社会活动家。1902年,梁启超在其主编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上分别连载了《十五小豪杰》和《海底旅行》。这些将科学与探险结合在一起的故事给看惯了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神仙妖怪的中国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在外国科幻的启发下,中国小说家们也开始书写类似的科幻小说。比如,1904年开始连载的《月球殖民地小说》曾被视作中国作者创作的最早的科幻小说,讲述一群救亡志士乘着先进的热气球在世界各地漫游,他们在寻觅失踪亲人的同时也展开了探险,还遇到了神秘的月球人。书中所谓气球其实是一座豪华的空中行宫,极尽舒适便捷之能事。 

  更有可比性的是1908年出版的《新石头记》,作者为小说名家吴趼人。该书讲述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里塑造的人物贾宝玉来到一个科技发达、道德完善的世外桃源文明境界,见识了各种科技奇观,乘坐飞车翱翔天空捕猎大鹏,乘坐潜艇漫游海底饱览水下奇观,文中的一些段落对凡尔纳的戏仿十分明显。如此移花接木、穿越时空的故事,对于今天看惯了网络文学的读者或许不算什么,出现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则引起了不少反响。 

  

《新石头记》第31回配图 “探南极异景看旋涡 逐巨鳅无心得海隧” 

  凡尔纳与中国青少年 

  20世纪初进入中国后,凡尔纳的作品一直颇受欢迎,他被许多中国读者称为科学小说之父。有人还将凡尔纳与威尔斯比较:他与威尔斯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小说是给儿童看的,而威尔斯的则只有成人能看。他只求其真实,而威尔斯意欲改造社会。 

  科学小说之父这一封号固然响亮,但凡尔纳应该不希望自己的读者只限于儿童。不过,他的故事确实给了许多中国青少年极大的鼓舞。1945年,中国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在《科学头脑底想象作家》中将凡尔纳视为二十世纪第一流的教育家 

  那些年青的教师们迅速地承认他的杰作的教育价值。这想象的远征队和旅行家,……把读者们引入一个科学的和教育的观念中去。凡尔纳的故事不只是一种故事,也还是教导着若干目的的功课,若干关于物质世界和它的可能性的一点儿正确的知识,这对于任何中等智力和寻常的好奇心的人,作着一种强有力的诉说,是决不会失败的。 

  当时,中国的很多教育家认为,凡尔纳的小说对少年读者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因此不断把凡尔纳的故事带进课堂。《十五小豪杰》等作品的片段还被编写到小中学教材,提倡冒险精神并示同舟共济之必要。当时的中国,甚至有一些年轻人看了凡尔纳的作品之后真的去冒险,192210月,《大陆报》报道:十六岁的广东少年历尽艰苦,从西伯利亚边境只身步行来上海求学。当时还有新闻讲述九个中国青年组织了一个全国步行团,准备在五年间走遍全国、考察各地。 

  时至今日,《海底两万里》等凡尔纳的作品在中国的书店依旧随处可见,是不少人的必读科幻作品之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爱上科幻,爱上科学。近期流浪地球2等作品的爆火,又引发了新一批中国读者开始爱上科幻,研读凡尔纳。 

  飞氘: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科幻作家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