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提升服务贸易还有大空间

2023-06-26 10:56:00 【关闭】 【打印】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的一个可喜变化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长为拉动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商务部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1-4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90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3.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5384.8亿元,同比增长18%。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说明中国服务出口竞争力明显增强,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事实上,以保险、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长期发挥着“稳定器”作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3%,占比提高了10.3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成效。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异军突起,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数字技术广泛渗入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催生了跨境电商、在线医疗、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消费方式,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增加了服务贸易合作需求。2022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到2.5万亿元,比5年前增长78.6% 

  除了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国还不断深化服务业改革,有序推进服务业开放,促使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了服务业“走出去”的能力。2017年以来,中国已连续5次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或放宽了增值电信、证券、银行、保险、文艺演出等服务业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国新增22个服务开放部门,提高了37个服务部门的开放水平;在海南率先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平台扩围提质……一系列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推动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的创新举措,带动全球要素资源进入中国市场,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创造了更好条件。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在提升竞争力和附加值方面,仍有不小进步空间。推动中国服务贸易迈上新台阶,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同时,要注重营造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生态,在共享发展机遇中培育特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知识密集型服务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是推动服务贸易整体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当前全球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全球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的当下,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服务领域开放水平,推动高品质的中国服务“走出去”,我们就能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新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30626 05 版)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