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以高水平农业科技合作 推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2024-06-05 10:13:00 【关闭】 【打印】

  农业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坚强基石。近年来,在中阿峰会、中阿合作论坛、中阿博览会等机制引领下,中阿农业各领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阿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中阿农业合作主要历经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末。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陆续建交,农业作为事关民生的重点领域,被纳入众多双边合作文件,彼时的合作主要在双边政府间机制下开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本世纪10-20年代。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正式建立中阿多边政府间合作框架。论坛历届部长级会议,均把农业列为重要议题,并不断强调科技领域合作。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农业及科技合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第三个阶段是党的二十大以后。2022年首届中阿峰会召开,标志着中阿合作机制升级为元首级,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承诺同阿方共建5个现代农业联合实验室,开展50个农业技术合作示范项目,向阿方派遣500名农业技术专家,将中阿农业和科技合作提到新的高度。

 

‎2024年4月15日,江苏省海安市,现代农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广使用智能化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和物联网自动化控制技术 

  中阿农业科技合作成效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中阿农业科技创新机构聚焦区域农业发展共性需求和共同挑战,在种业科技、盐碱地治理利用、旱作农业、绿色发展、畜牧兽医、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双方合作领域广、合作层次深、合作成效实,为中阿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助力阿方突破农业资源环境约束

  淡水缺乏、土壤荒漠化和盐碱化是阿拉伯国家农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通过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种业创新等技术,帮助阿方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宁夏大学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和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合作建立节水灌溉实验室,联合开展智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帮助阿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宁夏金福来公司承建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成功研发荒漠苜蓿种植技术,为毛塔畜牧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成功向卡塔尔输出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成功实现了中东沙漠环境下高品质蔬菜的周年生产,保障了2022年世界杯参赛球队的蔬菜供给,在卡塔尔广受欢迎。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资助下,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联合开展水稻耐盐碱基因挖掘,共同破解作物耐盐碱的基因密码,为耐盐碱作物育种提供基础支撑。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阿联酋沿海沙漠地带成功试种海水稻,单产超过520公斤/亩,为阿拉伯国家盐碱地利用开辟了新模式。此外,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还与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国际盐碱农业研究中心(ICBA)合作开展藜麦等耐盐碱作物的筛选与评价,为优异藜麦品种创制提供支撑。

  (二)中国方案支撑阿方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阿拉伯国家的禽类养殖业规模庞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给中阿养殖业带来重要挑战。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与埃及开罗大学共建动物疫病防控联合实验室,研制出一系列高效埃及专供禽流感疫苗产品,11款疫苗产品相继在埃注册和应用,累计销售超10亿羽份,在埃及禽流感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埃及政府和养殖行业的广泛认可。该所还与摩洛哥M.C.I. Sante Animal公司共同开展小反刍兽疫重组山羊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为阿拉伯国家畜牧业防疫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中阿农业发展的共同需求。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与毛里塔尼亚合作建设该国第一口沼气池,促进该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毛塔农村提供清洁能源供应。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与埃及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共建中埃农业绿色发展联合实验室,联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推动作物产量模拟和预测等遥感技术在埃及农业领域的应用,助力埃及水土资源利用和种植模式优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平台建设促进中阿农业技术跨境转移

  2015年,中国科技部在宁夏设立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并启动实施“中阿科技伙伴计划”,将现代农业列为重点领域之一。同年,农业部在宁夏设立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并陆续在毛里塔尼亚、约旦、摩洛哥等国家建立海外分中心,推动农业技术向阿方转移。多年来,宁夏通过组建中阿科技合作平台、组织开展中阿技术转移对接和培训活动、促进中阿技术转移成果产业化等措施,有效推动我国马铃薯种薯繁育与标准化种植、卫星遥感数据监测、跨境电子支付等7个领域16项先进适用技术成功走出国门。

 

2023年6月30日,湖南长沙,中国客商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参观 

  在毛里塔尼亚海外分中心,宁夏开展了奶牛胚胎移植,优质牧草、热带水果引进及试种实验,并协调宁夏区内外多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赴毛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约旦海外分中心,开展了宁夏蔬菜种子栽培示范推广等农业合作,通过这个平台,宁夏的蔬菜种子进入到中东、非洲12个国家和地区。

  (四)能力建设帮助阿方提升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水平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重视农业技术合作的同时,中方也高度重视阿方科技人员能力的提升。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为阿拉伯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近万人次。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累计举办20余期国际技术培训班,培养了800多名具有“种子”效应的国际技术人才。举办技术转移人才培训10余场,培养了一支从事国际国内科技交流合作与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队伍,成为联通中阿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以中国农科院为例,截至2023年12月,共为阿方培养了69名留学生,博士占9成以上,涉及作物遗传育、蔬菜、预防兽医、动物营养、农产品加工等22个领域;依托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累计接收17名阿拉伯国家青年访问学者;还通过各类援外培训项目,每年为阿方培训学员超200人次,为阿方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领军和后备人才,提升了阿方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

  中阿农业科技合作展望与建议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阿峰会上指出,“中阿作为战略伙伴,要继承和发扬中阿友好精神,加强团结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双方人民,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习近平主席宣布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为新时期双方深化各领域合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元首外交为引领,聚焦粮食安全、绿色创新等八大重点领域,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支撑和带动双方农业全方位合作,协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2021年8月20日,宁夏银川,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现代农业合作大会开幕 

  (一)共同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粮安天下,科技为先。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制约阿拉伯国家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干旱缺水、荒漠盐碱、病虫害等问题,都能在中国找到相应案例和适用解决方案。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种业科技、旱作节水、荒漠治理、生物安全、农机装备等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合作,协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各环节损失,提升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共同保障区域和全球粮食安全。

  (二)携手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将减贫摆在重点合作领域首位。首届中阿峰会也强调,应共同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减贫脱贫,体现了双方对于减贫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成为全球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板。双方应加强减贫经验、技术的交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带动农民减贫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科技减贫专项合作计划等合作框架下,通过技术示范和转移,推动热带水果、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产业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合作,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协力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是中阿农业发展的共同关注,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需求。双方应进一步加大在绿色循环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精准农业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力度,推动粮食系统绿色转型,提高农业生产韧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双边贸易实现合作共赢

  埃及的鲜橙、葡萄,沙特、阿联酋的椰枣,突尼斯的橄榄油,苏丹的芝麻,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农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中国的茶叶、大米、蜂蜜等农产品也在阿拉伯国家广受欢迎。双方要针对重点农产品开展市场准入、生产标准等技术对接,加强种质资源交流和生产、加工等技术合作,提升重点农产品产量、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金轲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