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8日,第二届促进中美人文交流青年对话会在美国旧金山大学举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李雅芳、卡特中心副总裁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J. Smith)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于运全致答谢辞
于运全指出,旧金山是中美民间交流的重要窗口,承载着中美交往的百年记忆。习近平主席曾以汉字“人”相互支撑的形状比喻中美两国人民关系——“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这也是中国外文局持续开展中美青年人文交流工作的初衷。外文局期待与更多战略界、学术界人士共同关注青年成长,为未来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合力。
芭芭拉・史密斯致欢迎辞
芭芭拉・史密斯表示,合作是美中两国长远且必然的战略选择。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美中不仅肩负着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的独特责任,更应主动探索共同利益,深化双边协作。这不仅事关两国人民的根本福祉,也有助于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可持续的世界。
李雅芳致闭幕辞
李雅芳表示,中美人文交流犹如一座跨越太平洋的无形桥梁,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当研院愿携手中美青年学者,共同重塑信任、增进理解,创造对话之机,汇聚思想之光,破除因“信息茧房”筑起的成见之山,推动两国青年在全球议题上的研究合作,助力中美关系行稳致远。
专题研讨
与会学者在研讨中指出,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美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双方应以“非零和”理念重构双边互动逻辑,既要在竞争领域清晰界定“安全边界”,通过规则与共识管控分歧、避免对抗,更要主动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传承两国友好合作的历史脉络,持续夯实人文交流这一“民心桥梁”,不断巩固双边关系的民意根基,为构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注入持久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本次活动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美国卡特中心联合主办,来自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中教育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中美智库、高校的近50位专家及青年学者聚焦“在多极世界中寻求和平共处”主题研讨对话,为服务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大局夯实青年民意基础、筑牢人文交流支撑。
促进中美人文交流青年对话会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美国卡特中心自2024年起共同打造的中美新一代青年学者对话机制性平台,致力于为中美两国青年学者搭建跨越地域与认知壁垒的深度对话桥梁。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