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5日,“中外对话:深入基层,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参访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举办。活动旨在探索如何将县域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故事,为构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探寻基层方案。
与会嘉宾合影
活动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宣传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多国驻华使节、国际传播专家与在华青年代表同国内学界、县域国际传播一线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主任赵丽君,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张铮,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姚文艺,准格尔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通过视频致辞。
赵丽君致辞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主任赵丽君指出,县域是中华文明赓续千年的基石,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如何将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县域故事,转化为具有国际感染力、影响力的叙事,让世界透过这扇窗口,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们肩负的共同使命,也是我们此次参访和交流的核心要义。她表示,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作为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将发挥桥梁和枢纽作用,与各地紧密合作,在平台共享、内容共创、人才共育、活动共办等方面探索新模式,共同打造县域国际传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品牌。
张铮致辞
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强调,县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而高校与智库则是赋能这一场域的思想引擎,可以在战略层面帮助地方厘清传播目标、优化叙事体系;在实践层面携手地方融媒体中心,孵化具有国际表达力的内容产品;在研究层面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县域国际传播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人才层面,为基层培养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
姚文艺致辞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姚文艺表示,县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缩影,也是向世界展现真实中国的鲜活窗口。他指出,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未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准格尔旗的合作,不仅是生态治理的“接力跑”,更是国际传播的“同心曲”。
韩燕致辞
准格尔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燕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以他者视角看中国”的观察之旅,也是一场“以县域实践话文明”的对话之约。希望通过这场活动共同探索如何让县域故事成为国际传播的鲜活素材,让更多中国县域的声音,成为连接不同文明、促进相互理解的纽带。
埃里克·索尔海姆视频致辞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视频致辞中赞赏中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实现的绿色转型。他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绿色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国家,其所做的事情具有撼动世界的积极作用。内蒙古作为绿色能源中心正处于这场转型的最前沿和中心位置,其转型探索对全球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吕诺·潘夏教授发言
车梦竹发言
法国学者布吕诺·潘夏教授分享了他对准格尔旗的长期关注。他认为,准格尔旗拥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和与黄河流域的深厚渊源,多年的持续发展,使其成为绿色技术试验的理想之地。这些探索为“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正是法国高度关注的。法籍记者车梦竹结合四次赴准格尔旗采访经历,表示深入基层是了解中国的最佳方式,希望中法友谊在年轻一代中继续发扬光大。
区县代表进行案例分享
在案例交流环节,内蒙古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主任裴永耀,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韬,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永杰,江苏省苏州太仓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朱慧分别从全域一体化传播、“木玩出海”、“村超”走向世界、打造德企之乡特色国际传播品牌等角度,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基层实践与创新经验。
与会嘉宾交流对话
《2025中国县域国际传播发展报告》发布
揭晓“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和“县域国际传播优秀案例”
与会嘉宾还围绕“县域故事 世界听见”主题,就县域国际传播的核心理念、科学评价体系、创新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中国县域国际传播的有效范式。活动还发布了《2025中国县域国际传播发展报告》,并揭晓了“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和“县域国际传播优秀案例”。
国际青年在准格尔旗实地探访
活动期间,中外嘉宾深入走访了暖水乡砒砂岩整治试验点、准能矿山生态公园、美稷·长河里夜未央等地,实地感受准格尔旗在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领域的探索成果。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