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两岸>热点

两岸关系历史性重要一步这样迈出

2023-04-03 14:18:00 【关闭】 【打印】
  今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适逢“汪辜会谈”30周年。在对台工作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决策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新形势下,回顾并阐释“汪辜会谈”的历史经纬和重要意义,对于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理解祖国大陆方面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分歧、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主张,对于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两岸协商谈判,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11月16日,北京,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表示,恢复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的直接往来,大陆方面没有任何障碍

  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顺应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确立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1987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随之发展起来。为了解决两岸交流交往中衍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海峡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开展协商谈判。

  海协会成立不久,为顺应两岸同胞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要求两岸接触商谈,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合作的愿望和要求,即于1992年1月函邀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或秘书长率员访问大陆,就双方联系与合作事宜交换意见。台湾海基会在复函中表示,愿意“于双方便利之时机专程拜访”。8月4日,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再次亲笔具函邀请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会晤,“就当前经济发展及双方会务诸问题交换意见,洽商方案,共利两岸”。11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授权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确立了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为实现“汪辜会谈”创造了必要条件。

  1993年4月8-11日,“汪辜会谈”预备性磋商在北京举行,就会谈时间、地点、人员、议题等问题达成8项共识,确定“汪辜会谈”的性质是“民间性的、经济性的、事务性的、功能性的会谈”,定于4月27-28日举行。对于会谈地点,海协会考虑到辜振甫受台湾当局有关规定的限制不能来大陆的情况,尊重辜振甫的提议,同意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自此拉开序幕。

  尽管“汪辜会谈”气氛融洽,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辜振甫只谈台商权益保护、合作开发能源等,未对汪道涵所提意见给予全面积极回应。4月28日上午,汪道涵与辜振甫进行了第二轮会谈。汪道涵表示,两岸隔绝40多年,对许多问题的讨论需要时间;这次会谈能解决分歧当然更好,如一时解决不了,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从长计议,并建议会谈共同文件以“共同协议”命名,得到台方响应。4月29日,协议签署仪式在海皇大厦四楼举行。汪道涵和辜振甫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议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等四项协议。

  “汪辜会谈”受到两岸同胞和海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认同。5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见台湾客人时指出:“‘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台湾官方对这次会谈也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跨出了两岸接触的第一步,”是“两岸民间交流迈向制度化的里程碑”。

  历史经验弥足珍贵

  “汪辜会谈”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30年两岸关系起伏跌宕、风云变幻,“汪辜会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昭示它对两岸关系的启迪意义。

  “汪辜会谈”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谈判基础的重要地位。30年前,“汪辜会谈”之所以能够成功举行,取决于双方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责任,以诚意和善意构建了两岸交往与商谈的共同政治基础,即“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汪辜会谈”的基石。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汪辜会谈”。当前,两岸同胞强烈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关心两岸协商谈判何时能够重开。大陆方面也同台湾同胞一样,由衷希望两岸双方尽早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谈起来。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珍视“九二共识”,并坚持要求在此基础上,重开协商与谈判,我们维护的就是“汪辜会谈”的既有协商基础和丰富成果,彰显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善意和诚意。

  “汪辜会谈”树立了两岸中国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平等协商的典范。它告诉我们,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两岸中国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一切问题都可以商量。只要想着大家庭的前途和命运,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本着相互尊重、实事求是、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完全可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适当方式解决双方的政治对立,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汪辜会谈”建立了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海峡两岸从对峙对立走向对话协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汪辜会谈”成为两岸协商谈判的起点,由“汪辜会谈”建立起来的两岸制度化沟通管道和“联线”“热线”等联系机制,并对一些基本或较重要的问题,如两岸公证文书查证问题、共同打击走私犯罪问题、两岸经济纠纷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均提到议事日程。此后海峡两岸均透过授权中介机构的制度化协商,用双方签署协议的方式,处理两岸交流事务。这种新的模式,较原有的临时性协商,无疑具有转折性意义,从而使两岸关系发展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衡量两岸关系冷暖的晴雨表

  “汪辜会谈”及其成果,有力地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在“汪辜会谈”的鼓舞下,台商投资大陆成为一个大趋势,投资地区愈来愈广,投资规模愈来愈大,投资企业由劳动密集走向资本技术密集、由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的转变。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保持蓬勃发展势头,两岸经济联系愈趋密切,人员往来连年大幅增加,强化了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然而,30年来,两岸对话谈判既有重要进展,也遭遇到重大挫折、障碍。1999年7月,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分裂主张,严重破坏了两岸接触、交流对话的基础,导致两岸商谈、交流和日常联系被迫中断。2000年3月,陈水扁当局上台,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导致两岸协商无法恢复。

  2008年5月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后,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当年6月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制度化协商。至2015年8月,两会先后举行11次领导人会谈,签署23项协议,达成一系列共识,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立两岸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交流合作的规范、实现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拓展了两岸合作领域,丰富了两岸交往内涵,为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令人扼腕的是,2016年以来,重返执政的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严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两岸协商谈判再次被迫中断。

  两岸协商谈判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商谈的发展状况反映了两岸关系整体的变化趋势。从30年来两岸商谈所经历的酝酿、开启、中断、恢复、突破、挑战等一系列起伏跌宕的变化可以看出,每当台湾当局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时,两岸商谈就会中断;而当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巩固,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两岸商谈也相应顺利推进。两岸商谈是两岸关系的“温度计”“晴雨表”。两会协商谈判进程中起伏跌宕反映着两岸关系形势的冷暖变化。

  

台湾高雄港是台湾最大的深水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按照中共二十大关于对台工作的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扎实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工作。

  今年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一次重要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与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报告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表明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依然是两岸交流交往、两岸官方接触商谈的政治基础。唯有回到“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保持相向而行的政治互信,两岸协商谈判才能得以恢复并推进。报告把反“独”促统作为对台工作的重中之重,向岛内“台独”分裂势力释出明确的警示信号,同时也在警告外部干涉势力,促其认识到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报告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这表明,新一届政府清晰地规划出未来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路径图。即秉持“两岸一家亲”的对台工作理念,在“通”“同”“统”三个方面发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所谓“通”,就是如报告所说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还表示要“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的福祉和制度”。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大陆对台工作的整体方向就是要在疫情之后恢复两岸正常交流。两岸先开启互动,打破疫情三年两岸近乎“隔绝”的状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深度融合发展。新一届政府还将在已有的惠台政策基础上,更多地倾听台湾同胞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推出更多的惠台举措,不断助力台湾同胞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让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发展创建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更便利的条件。所谓“同”,就是报告中提到的“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报告突出强调两岸同胞应是同心协力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复兴更应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景和福祉,也说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台湾同胞不会缺席。统一应该是一个切切实实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过程,要通过恢复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认同和理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所谓“统”,就是报告所说的“反‘独’促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三个工作层面,其中“统”是核心,是关键、是主轴,“通”和“同”则是工作路向和阶段性工作重点。

  对话与谈判始终是改善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尽管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遭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破坏,推进两岸协商谈判遭遇到极大的困难和阻力。但是,祖国大陆方面仍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一如既往地和广大台湾同胞一道,积极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重开两岸对话与谈判。最近,民进党当局突然改变口风,向大陆喊话称愿意展开对话,但同时又提出要在“平等、尊严、对等、民主”这四个前提下进行对话。这实际上是给两岸重开对话提出一个无理要求,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不必承认,两岸对话协商不必在“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内进行。民进党当局显然并无对话诚意,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如果民进党当局不是欺骗岛内民众,而是真心诚意跟大陆对话,就必须改弦易辙,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停止谋“独”挑衅和勾连外部势力。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两岸对话协商才有可能得以恢复。 

  杨亲华 海研智库教授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