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牦牛骨的坚韧品性邂逅唐卡艺术的细腻笔触,再融入瓷器那独有的温润质感,这几样截然不同的材料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唐卡,被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传统绘于布帛,而今在创新工艺的加持下,跃然于牦牛骨质瓷之上。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古老文化在新载体上焕发新生。
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瓷器
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
初入莲华之宝展厅,记者被满目琳琅的瓷器惊艳,藏式吉祥八宝图案跃然于茶具碗碟之上,古格岩画图腾装饰藏餐具,陶瓷唐卡精致非凡,本土黑陶罐尽展质朴风情……每件作品皆是藏族文化与艺术的交融,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据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莲华之宝”)副总裁李初初介绍,陶瓷唐卡的制作过程,是佛教艺术与现代陶瓷技艺的完美融合。首先,精选含骨炭、石英及高岭土的瓷土,经1300度高温煅烧成坚实瓷板,并施以釉料。着色与烧制过程更是关键,依据色彩不同,烧制次数3至6次不等。不同颜色,需要的温度也有所不同——红色需要1000多度,而金色则仅需500多度。从高温到低温的精准控制,赋予了陶瓷唐卡凹凸有致的立体感和鲜艳持久的色彩。最终,经过精心装裱,一幅幅精美绝伦的陶瓷唐卡得以呈现,它们不仅保留了传统唐卡的神韵,更因材质升级而具备千年不褪色的特性,成为易于保存与传承的艺术珍品。
“我们根据历史上存有的带有藏族文化特色的明代瓷器进行复制,这些瓷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李初初介绍说,在复制过程中力求完美,无论是器型、纹饰还是色彩,都力求与原作保持一致。同时,也不忘创新,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其中,使这些古老的瓷器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瓷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使用场景和功能性需求。李初初举例说,如在茶杯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当地老百姓打酥油的酥油桶作为桶身材料,并结合西藏传统陶器的底座和藏文书法的线条型把手,使得茶杯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美感。
李初初表示,将西藏的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牦牛骨“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开辟新市场
牦牛骨,青藏高原的丰富可再生资源,传统丢弃后既污染环境又占用空间。而今,转化为生产原料,不仅“变废为宝”,也带动了更多当地人就业增收。
2017年以来,莲华之宝结合陶瓷和西藏古老的黑陶、土陶等传统工艺,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具有西藏民族文化特色的牦牛骨瓷。据李初初介绍,牦牛骨质瓷器的白度、透光度、细腻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英国皇家道尔顿御用瓷器的水准,具备比普通骨质瓷器更白、更透、更润,更天然、更环保、更健康等特点。
牦牛骨质瓷的制作工艺却十分复杂,如何确保骨粉与瓷土的完美结合,以及如何在瓷器表面绘制出具有藏文化元素的图案、纹理和文字,都是技术上的难题。唐卡画师曲加和他的团队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唐卡艺术成功地呈现在了牦牛骨质瓷器之上。2023年,曲加创作的牦牛骨质陶瓷唐卡《绿度姆》在四川展出时,以200万元的价格被收藏,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也为西藏的陶瓷艺术开辟了新的市场。
罗桑赤列正专注地绘制着他的首件陶瓷作品
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正在专注的绘画
产教融合促活力
为培养更多高精尖劳动工匠和技术专业人才,莲华之宝与西藏各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可持续性校企合作,采用“厂中校、校中厂”的联合办学模式和师傅带徒弟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方式,由公司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训+实践+实习+就业”渠道,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室,24岁的罗桑赤列以《山海经》为灵感源泉,将青龙等神兽以木纹纹理融入陶瓷艺术,创造出既复古又现代的独特美感,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精妙融合。罗桑赤列去年毕业后入职莲华之宝公司,作为该公司的一名自由创作画师,这是他独立绘制的首件陶瓷作品。
记者了解到,公司不仅为罗桑赤列提供创作平台,还通过参与展览、拍卖等让他的作品得以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公司采取灵活的激励机制,根据作品市场表现给予奖励,通过拍卖提成与稳定薪资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年轻创作者创作活力。
公司的许多职工都和罗桑赤列一样,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经过实训最终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据了解,截至目前,公司已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完成7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培养学生228位,其中140人毕业后到公司工作,公司90后员工占比90%以上。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